在精密制造、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领域,净化车间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生产环境的洁净等级,进而影响产品的合格率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与普通厂房装修不同,净化车间施工涉及空气净化、材料控制、结构密封等多项核心技术,需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。本文将深入分析净化车间施工的关键技术,为企业打造高标准洁净空间提供专业参考。
空气净化系统是净化车间的核心部分,决定了车间的洁净度等级(从十万级到百级或更高)。在施工过程中,以下三大技术要点尤为重要:
高效过滤技术
采用“初效 + 中效 + 高效”三级过滤体系,尤其是高效过滤器(HEPA)的安装至关重要。在施工中,必须确保过滤器与框架之间的密封性能,通常采用液槽密封或负压密封技术,避免空气泄漏。以百级洁净车间为例,高效过滤器对0.3μm微粒的拦截效率需达到99.97%以上,并通过扫描检漏测试确保无泄漏点。
气流组织设计
根据车间的功能,选择合适的气流模式。例如,电子车间常采用“上送下回”气流模式,通过顶部的高效过滤器送出洁净空气,再由地面的回风口带走污染物。而生物医药车间则可能采用“顶送侧回”模式,兼顾洁净度与操作便利性。施工时,需要精准计算风口数量、位置和风速,确保气流均匀覆盖,避免涡流或死角。
温湿度精准控制
通过变频控制技术实现空调系统的温湿度稳定调节,通常温度保持在22℃±2℃,相对湿度在50%±5%。在施工过程中,需要对风管进行保温处理,减少能量损失与结露风险,同时安装高精度传感器,实时监控并调节温湿度。
净化车间的材料不仅要满足洁净度要求,还要具备防污、耐腐蚀、易清洁等特性。施工中应通过技术手段,最大限度地提升材料性能:
墙体与吊顶技术
采用电解钢板或彩钢板,并采用“圆弧过渡 + 密封胶填充”技术,避免直角积尘。施工时确保板材平整,接缝间隙≤1mm,密封胶选择无挥发、耐老化的硅酮型材料,确保表面光滑且无气泡。在百级洁净区,墙面需进行防静电处理,确保表面电阻控制在10^6-10^9Ω范围内。
地面施工技术
高洁净区常使用环氧自流平地面,施工时需经过多道工序,确保地面无缝平整,误差≤2mm/2m。固化过程中需控制环境温度,避免因温差导致开裂。对于普通洁净区,可选用PVC卷材地面,并通过热熔焊接技术处理接缝,确保焊缝强度与地面一致。
门窗密封技术
门框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,玻璃使用钢化洁净玻璃,密封采用双道胶条和密封胶组合方案。门体安装自动闭门器和互锁装置,确保密封条的压缩均匀,门缝泄漏率≤0.5m³/h。
净化车间的设计与施工需确保外部污染无法侵入,并防止内部区域的交叉污染:
压差控制技术
不同洁净等级的区域间需保持稳定的压差,通常为5-10Pa。施工过程中,需通过定风量阀和余压阀精确控制压力。例如,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需要保持正压,确保低洁净度空气不会倒流。
辅助区域净化技术
更衣室、风淋室、传递窗等过渡区域是污染控制的关键。风淋室的风速需≥25m/s,吹淋时间可调节(10-30秒),并配置电子互锁装置;传递窗需配备紫外线杀菌灯与高效过滤器,确保物料传递时不产生污染。
净化车间的施工过程中,必须严格执行洁净施工管理技术,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:
无尘化施工技术
施工区域应进行封闭管理,入口设置风淋设施,施工人员穿戴洁净服和鞋套。切割、打磨等易产生粉尘的工序应在负压环境下进行,施工工具需经过严格清洁处理。
隐蔽工程处理技术
风管、管线穿越墙体或吊顶时,需使用防火密封胶封堵,避免缝隙成为污染通道。地面基层需进行防水处理,以防潮气渗透影响洁净度。
验收检测技术
在施工完成后,需通过专业检测验证各项施工质量,包括洁净度(通过粒子计数器检测)、风速风量、压差、温湿度、照度和噪音等指标,确保符合设计标准(如《洁净厂房设计规范》GB50073-2013)。
净化车间施工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程,涉及从空气净化到材料处理、结构密封到施工管控等多个方面的技术。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由专业团队精确实施。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实力的施工企业,才能确保净化车间的长期稳定运行,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坚实保障。如果您正计划建设净化车间,关注这些关键技术,将有助于企业实现高效洁净生产,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。
电话:0755-61522288 61522299
邮箱:lz@syzykt.com
传真:0755-61152233
业务副总:李生13543262309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宝民二路西乡流塘信和丰商务大厦512-518
电话:028-65183936 65068811
邮箱:xmy@syzykt.com
传真:028-65183937
业务总经理:向先生 18080440999
地址:成都市高新西区中海国际海科大厦B座